成立于今年1月的浙江衢州安邦护卫有限公司防汛抢险队,是省防汛抢险总队衢州支队的重要骨干力量,其主要任务是防汛抢险、应急救援。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?衢州市水利局给出的评价是:这支队伍纪律严、作风硬、技能强,是一支拉得出、打得赢的防汛抢险“铁军”。
清一色的“退伍军兵” 个个身怀绝技不一般
陈浩,男,1994年11月出生,2013年9月入伍,原武警支队某中队战士;刘伟强,男,1992年9月出生,2010年12月入伍,共产党员,原武警江苏总队特种作战班班长;姚云飞,男,1989年7月出生,2007年入伍,共产党员,原武警上海总队某队班长……据了解,衢州安邦护卫防汛抢险队目前共有10名队员,都是从公司各个岗位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,个个身怀绝技。
张剑峰是这支队伍里年纪较长的“老大哥”,是队里的“老司机”。他在守押大队从事运钞车驾驶10余年,期间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员工、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。因为过硬的专业素质及突出的表现,通过层层筛选进入了防汛抢险队。“当时的人员招聘条件是非常苛刻的。”张剑峰回忆道,防汛抢险队的驾驶岗位,要求必须要有10年以上大货车驾龄,中共党员,会游泳,懂电工,还要具备一定的车辆维修技能。
队伍里最抢眼的是陈浩,他话不多,人又黑又瘦,是队里的游泳健将,大伙管他叫“浪里白条”。不管是在部队组织的水上施救演练,还是退伍后的防汛救援抢险,陈浩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游泳天赋,并屡立战功。在部队,他曾经受了南京“青奥会”安保、设卡拦截过境犯罪分子、堤坝抢险救援、水上施救演练、总队“卫士14”大规模群体事件处置演习等重要任务的考验。
防汛抢险队成立来,队员们风里来,雨里去,克难攻坚共荣辱。经过近半年的磨合、训练,队长姚云飞对队员们的技能特长如数家珍:陈斌体能健将,曾接受过6个月的野外生存集训;刘伟强擅长射击、军械维修、长跑、攀岩……他认为,努力提高抢险队员的综合技能,是完成防汛抢险、“急难险重”重大任务处置的关键。
训练有素 急难险重勇担当
5月25日至27日,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,台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主办的2017年浙江省暨台州市防汛抢险演练在台州三门县举行。衢州安邦护卫防汛抢险队与浙江省抢险总队、台州市人民政府、台州市防汛办等11支抢险队参加了演练。
演练中,衢州安邦护卫防汛抢险队行动快速,动作娴熟,配合默切,利用冲锋舟、水陆两栖车、皮划艇进行水上救援、搜救、施救、抗洪、搜寻等科目演练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“队员们的出色表现,来自于平时的刻苦训练。”队长姚云飞介绍说,小分队自成立之日起,即投入了紧锣密鼓的训练,日程排的满满的,“2月水陆两栖车培训;3月份水泵设备性能培训、水泵设备、抽水辅助设备的操作培训、铲车、抢险车的维护和使用、抢险车的维修以及各种抢险物资的维护和演示培训、抢险车故障的维修培训……”此外,仅在3月份,小分队队员就参加了省、市级组织的4期培训演练。
“防汛抢险所用到的设备如抢险车、水陆两栖车等均属于大型的专业设备,对专业化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。”姚云飞介绍说,所以系统性、专业化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。而且培训演练过程中,队员们必须要细心领悟,诸如在水陆两栖车实战保卫演练中,包括下水、上岸的入水点、登陆点的选择以及如何保持车身的平衡都是非常有门道的,这些都需要队员在平时的实战演练中不断地积累经验。
市水利局顾师傅说,经过高强度、系统性的专业训练,队员的防汛抢险的技能水平确实得到了有效提升。防汛抢险综合实力在三门县的实战演练中得到了充分检验。
这是一支拉得出、打得赢的防汛抢险“铁军”
6月初,江山市水利局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,位于府前村的井源口水库排水设备出现异常,堤坝在汛期极易发生塌方,险情一旦发生,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。时刻处于备战状态的衢州安邦护卫防汛抢险队在接到排险命令后,火速赶往现场:接地线、开车门、抬水泵、搬水袋……一切救援“战斗”迅速打响。
参与救援的6名队员将8个100斤重的水泵、10个30余斤重的水袋、8个浮桶等抢险设备迅速搬运到指定位置,立刻投入应急排水作业。由于坡陡路滑,队员陈斌、刘伟强在负重前行时,多次摔倒,造成皮肤大面积刮伤,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他俩以顽强的意志坚守“一线”,与队员并肩战斗到底。
井源口水库集雨面积2.5平方公里,坝体高度17.57米。总库容达18万立方米。必须24小时连续作业3天,才能在达到安全水位。6月3日,衢州全市又遇大到暴雨,情况十分危急。险情就是命令,4天3夜,6名抢险队员2人一组,不分昼夜投入抢险。队员们只能在驾驶室,桥底下稍作打盹。由于水库位置不佳,水带时常卷曲,影响工作效率,张剑峰,陈浩等队员每隔半小时下水一次,将水带放平、铺直,保证水泵快速抽水。
抢险任务圆满完成见证了防汛抢险队员们的责任担当。衢州安邦护卫防汛抢险队,不愧是一支拉得出、打得赢、值得信赖的防汛抢险“铁军”。